離開新加坡到上海工作快到五個月了。兩地比較起來各自有精彩的地方。我認為,假若新加坡是一所管理完善的療養院:整潔、安寧和不變,那麼上海就是一間沒人打理的百貨公司:看起來雖然是混亂和嘈雜,但內裡存滿目不暇昅的商品。(按﹕近年香港的傳媒很喜歡作香港上海兩城的比較。香港人在電視裡,在報章上看到上海的急促發展後,都不禁發出什麼「香港玩完」的言論。數個月前我初到上海時,也曾因這地的外表的繁華而有「香港冇得玩」的慨歎。但隨我認識這城市日深,我明白香港人實在不要妄自菲薄。)
對香港人而言,居住在上海的好處是寛敞的住屋環境。近年上海的樓價跟香港的一樣「升到唔停」,可是租金仍是相當平宜。浦東內環龍陽路以西一個靠近地鐵站的六百多平方尺大的單位,每月租金只需三千多人民幣。就算是一千多平方尺的租金也只是七八千左右。在上海租房子是每次交三個月的租金,要到上海找房子的朋友宜多帶現金。另外,簽租約時緊記向屋主索取他的房產證和身份證副本,因為你申請居住證時要向公安局提交這兩份文件。
除了住屋外,上海物價一般都比香港的要低得多(按﹕進口品除外)。這裡「打的」很便宜, 地鐵巴士更加不用說。我家和公司相隔兩個地鐵站,每日的交通費只是五圓人民幣。平日跟太太外出用膳 (按﹕香港一般小菜館水平),都不會花過一百五十人民幣。到比較好的也只是二百多左右。所以,上海真是一個可以好好儲蓄的地方。
話說回來,上海生活不是每個香港人都能適應,兩地的文化差異始終很大。公德也是一個大問題。最近國民教育的議題在香港閙得熱哄哄,其實上海更需要國民教育﹕不是教育市民愛黨愛國,而是乘客上車時不要爭先恐後,車輛在路上不要左穿右插和隨意響鞍,行人在街上遇上不如意事情不要輕易發怒甚至動武 (按﹕我只來到上海短短幾個月,就目擊三次街上混戰)。
要親身體驗上海,不妨在這裡尋找工作或創業機會。可是隨著「海歸」(按: 海外留學回國)日増,香港人的優勢已不大如前。在我工作的外國藥廠裡頭,絕大部分的中高層員工不是從歐美學成歸來,就是擁有外國工作經驗。在他們身上不難找到香港人一直引以為傲的強項﹕良好英語和國際視野。話雖如此,我認為香港人的靈活、誠信和認真仍是一般上海人暫時難以追上的優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